星期四, 八月 10, 2006

社会变革及经历其间的人们

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更多的来自于对历史的猜想,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同时,自己现在的状况,也是提醒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

我的一个朋友曾给出一个理由,来说明我和一个自己心仪的姑娘是不合适的:你们两个的经历很不一样。
于是,我开始对比我们两个的经历:
我心爱的姑娘6岁前在保定生活,其后6年,他们举家迁到秦皇岛;再后来,他们到了北京,直到现在,我遇见20岁的她;从出生到初中毕业,除了不记事的童年去过徐州,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焦作市,高中在离家3小时车程的一个县城度过,毕业乘火车到北京那次,是自己第一次清醒的认识到我在出远门。
这就是我们的经历,当然,我对她的了解远远不够;我自己的故事,也只说了大纲。
这其中,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她,她的美丽和善良,她的沉静和可爱。哪怕我得不到她的爱,她也是美的。
我追溯到她的家庭,她的父亲。
自然,一个人的成长中,母亲占据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可是,当我把重点放到她的3次搬家后,更多的,还是想到她的父亲。
于是,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于是,我想到他们那一代——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轨迹殊途,然后又影响着他们的孩子,现在的我们的人生?至少,20岁在之前的日子,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父辈生活的延续。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过程中,一个农民的身份,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惑,乃至卑怯。尽管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一直觉得微不足道的,用忽视的态度来对待的身份差别,在某些时候会很突兀的站在我的面前,让我觉得尴尬不已——那些我无法用忽视来消除的物质和环境及其影响,让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农民,这种身份在现在意味着许多事情”。

回到我们的主题。

我思考的答案是:你是否处在时代的变革之中,并且参与其中,成为这场变革的一部分。准确一点,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有意识的参与了这个社会的变革,并且在变革中让自己的人生发生变革。
人与人在智力上差别,意志和运气的不同等等因素,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变得次要。这其中,更加重要的因素就是,你是否处在变革的中心?
在大脑中想象:1979年,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三个人,一个在深圳蛇口,一个在河南修武,一个在北京机关大院。
27年过去了,他们现在会有着怎样的人生?这不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你可以把他们的地点换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和对象,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比如,第一个我们提到王石,这个现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第二个,就是我的父亲,他现在依然生活在焦作一个村庄里,为了我们一家的生活和母亲艰辛忙碌;第三个,我们把时间推到1978年——这一年,回到北京6年的荣智健决定南下香港;2002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的第一名了。
原谅我在第三个例子中找了一个过于特殊的代表。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你去看一下吴晓波正在编写的“中国企业史”吧。略去那些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传奇的灵感和魄力,艰辛的努力和坚持,看一下,哪一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变革的中心?
这个世界的一个样子,便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某些地方,会是变革的中心。社会变革时产生的惊人力量,使得懂得借力用力人有机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一座庄园,但肯定会有不止一座庄园在你面前飘过;在千里之外的平静地,在风中飘散的,却也许只是无奈的叹息。
现在,你不是完全有机会走到变革的中心吗?

2005年一个秋日的下午,我呆在学校的图书馆的窗前,捧着“经观”关于中国力量的文章合集望着窗外。一个想法在我脑中不断翻腾:我现在是在世界的中心呢。
一年后的现在,我对每一个耐心听完我长篇大论的人武断地宣扬到:你现在是在北京,全世界最有希望的地方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