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In-Stat China的电信研究总监。
12月9日,第三届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视频地址在这里,文字版在这里。
我大致总结一下演讲的内容和观点。
三方面的力量:
1,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
第一个碎片化,第二个是互联网生存(互联网的使用高峰与电视的黄金时间基本重合),第三是社区化,第四是草根化。
碎片化的一个例子:手机电视——李老师他们研究的时候发现,用户倾向于观看手机电视的时间是3到5分钟。之前,朱海松老师也谈到过媒介的碎片化:时间,空间,心理。
有此四点变化,移动互联网设备(MID)该如何适应?
2,运营商的动作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电脑为中心,还是以移动性为中心?
前者,运营商将会面临Google类互联网巨头的压倒性优势。后者,所谓“移动性”,还是要归结到手机上,包括GPS定位、WiFi定位、基于蓝牙的社区服务等。
移动广告该怎么做?运营商通常选择和互联网公司合作。这里,李老师谈到运营商创新能力的不足——“中国移动每年会花掉很多的钱,大概有30%、40%的投资是在新兴业务上打水漂的。”
3,3家公司的影响
Apple,Google,Nokia。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进化,直接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iPhone。一个关于iPhone用户的调查表明,70%的人因为iPhone提高了对互联网的使用。——“移动互联网其实是Apple公司推动的,这是很好的例证,终端的发展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如果iPhone都没有用过就不要谈移动互联网。”
Google的操作系统和云计算。
诺基亚。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三个趋势:
1,互联网趋向的用户体验:网页和软件——“手机和互联网一样的体验”
2,用户为中心的硬件、软件和规则设计。
3,产业的联盟与共享。
结论1:移动运营商沦为通信管道的威胁在增大。
结论2:互联网长尾导致了互联网终端的长尾,这是运营商非常难以把握的。
结论3:“我们研究移动运营商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在自己的手里面,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用户在什么地方,这里面当然也有隐私的问题。”——结合以上几点,运营商该如何发挥优势?
按:对于Google和诺基亚的移动战略,还需要更多的观察和分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