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报纸发行,分为发行印刷出来的纸张和纸张承载的信息、观点等无形价值。
前者,成本是纸张的设计印刷发行,后者的成本,就是写作者的智力和体力成本。
一份报纸吸引读者,靠两个东西:
一,纸张,印刷是否精美,设计是否新奇,能否唤起读者的感情联想;
二,无形价值,即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观点的客观和有力,文笔的动人与耐读性。
两个东西的相互搭配程度,最终决定一一份报纸的价值。
基于报纸的价值,报社在总成本的价格点和总需求的价格点之间,选取一个价格作为报纸的零售价。
第二部分,报纸靠什么赚钱?
看了上面的部分,就知道,如果报纸的“零售价X发行量>总成本”,那么报纸就可以活下去。
这是第一个赚钱方式。
第二个,就是,当读者购买了报纸之后,纸张就可能得到了读者的注意力。这意味着,报社可以在内容旁边放上广告,帮助希望得到注意力的商品、服务及其机构如愿,同时从中获取收益。
这是第二个赚钱方式。
其他的方式,比如举办一个评选,组织一个论坛,等等,都是对无形价值的拓展和增加。
王正鹏在另一篇文章里说:“大报靠广告赚钱,小报靠发行赚钱”,就是对上面赚钱方式的总结。
即:
大报,有实力进行无形价值的开发,并吸引来有价值的注意力,从而可以靠出卖注意力赚钱;
小报,纸张的功夫可以做的好一点,以吸引价值不甚高但数量可观的购买者,赚辛苦钱。
当然,现实生活中,二者的界限并没有这么严格。
市场经济,无非就是供给与需求及其带来的种种关系。当报纸知道了自己供给的是什么的时候,应对变化就不会那么迷糊了。同样的道理,适合其他被互联网吓怕了了的媒体,比如电视。
雅克·巴曾批评铁路业的话,用来批评所有“哀叹美好时光已经不再”的人,是贴切而有力的:
19世纪的这个最先进的有幸社会组织,由于缺乏创业时期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而每况愈下,衰败没落。看到这种情形,我心里感到悲痛不已。他们缺少的就是一种意志:一定要使公司生存下去的决心和利用创新和技术满足公众需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