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十月 30, 2006

鹅!鹅!鹅!

我面向小月河,看着对岸的秋黄的芦苇和脚下混浊的河水,脑袋闲置着。

“啊(ang),啊,啊!”背后的一片水塘边上,一个老伯大声喝道。然后,池塘里的一只白鹅跟着“嘎、嘎、嘎”的叫了起来。

“啊!”

“嘎!”

……老伯领一声,那只鹅应一次,偶有不齐,也被他们的一来一去给带了过去,让人马上忽略。我回过头来,觉得有意思极了。我看到老伯右手一次次的向上方来回挥动,和那只鹅一唱一和。这时十几声过后,他沿着水塘向前边走边挥边喝,那只鹅也跟着,一声一声的附和,甚至跳上岸来,仰起脖子“嘎、嘎”的叫。

老伯走向另一片水塘,对着在那里戏水的3只鹅也指挥了起来,最白最胖的一只鹅很快也跟着叫了起来,“嘎、嘎,嘎!”

北京下午多云的天空下,这个老伯俨然一个练声的教练,在水塘边上一路走过,引起歌声一片。

“脂肪”

托马斯.弗里德曼(via 《世界是平的》):

……用电子邮件和网络是很难创造人际关系的。有一天我和朋友肯.格里尔一起吃饭,他经营一家媒体公司。肯也拥有同样的悲哀:很多合同都给了那些只是在销售数字而非灵感的广告公司。然后肯说了一些很能打动我的话:“就好像他们将经营中的脂肪都给切去了一样,他们将一切都变成了数字游戏。但只有脂肪才是让肉很香的东西。瘦肉根本不出味儿。你会希望它至少能有一点脂肪。”

世界的变平不停地将“脂肪”从生活和商业经营中挤出,但是就像肯所说的那样,脂肪是让生活有味儿的东西,脂肪也是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东西

Technorati tags: , , , ,

“怎么学会如何学习呢”

托马斯.弗里德曼(via 《世界是平的》):

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看你了解事物的多少,也要看你了解事物的方式。因为你今天了解的事物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其速度之快恐怕你连想都想不到。

我在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演讲时曾讲过这一观点,在之后的提问阶段,一个坐在我包厢里的年轻人举起手来,他先介绍自己是9年级的学生,然后问道:“弗里德曼先生,如果学习如何学习有那么重要,那您怎么学会如何学习的呢?我应该上哪些课呢?”

这是一个很有逻辑性的问题。在那之前我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我即兴发挥做了一个解答,但我想当时我提供答案的思路是正确的:“去找你的朋友并向他们提一个问题:谁是你最喜欢的老师?列出这些老师的名字,然后去选他们的课——不管他们教的是什么。”不管他们教的是希腊文化、微积分、艺术史还是美国文学,只管选他们的课程。因为当我回想起我最喜欢的老师时,我并不记得他们具体教会了我什么,但我肯定记得曾经为所学的内容激动不已。现在还伴随我的并不是他们传授的内容,而是学会那些内容激动不已的心情。要想学会如何学习,你必须热爱学习——或者至少你应当喜欢学习——因为很多学习都和自学有关。尽管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具备这种才能,但大部分都是靠后天自身培养或教师(或父母)灌输而来的。

 

Technorati tags: , ,

泡沫的意义

托马斯.弗里德曼(via 《世界是平的》):

过度投资也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最终能得到纠正。我总能记起微软首席技术官比尔.盖茨在199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当时正是高科技泡沫的巅峰时期。盖茨一次又一次地被记者们问到相似的问题:“盖茨先生,现在的网络股是泡沫股,对吗?它们难道不是泡沫吗?”最后,有点被激怒的盖茨对记者们说:“它们当然是泡沫,但你们没有问到点子上。泡沫给网络行业带来了许多新资本,这必将更快的推动创新。”

 

Technorati tags: , , ,

星期五, 十月 27, 2006

寻找合意的BSP

问题:

blogspot再次无法访问。


我需要在国内再寻找一个BSP,要求如下:

1,页面无广告,这一点针对除了Blogger和随时记Opera
blog
之外的大多数BSP。
2,可以添加"引用通告",这一点,是针对Blogger
和随时记的。
3,页面字体要和大多数一样,不想考验读者的阅读习惯,这点针对随时记。
4,后台要操作简洁,这一点夸奖一下Blogger,包括随时记在内的大多数BSP都有着不够简洁的问题。
5,适应多种浏览器的使用,这一点批评使用O-Blog系统的BSP,尤其是没有使用最新版本的BSP,在Firefox下,每次都会出现"不许重复提交表单",要命。
6,支持电子邮件发布,这一点表演MSN和Blogger。
7,稳定,提出这一点,是因为Blogbus的那次事故。
8,教育网可以快速访问,这一点,是我们的国情造成的。
9,尊重写作者的版权,这一点,针对新浪、网易和百度,特别表扬随时记和Donews。


谁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Test for Opera blog

极郁闷。

这篇用来测试,看能够从这里同步发布到Opera的blog

Blogger Beta的后台目前还可以操作,使用Feedburner订阅的用户,应该不会遇到什么问题。

对于GFW的行为,我表示极端的愤慨——极大的不理解,为什么???GFW不是人,操作GFW的管理者,你们呢?

我要找一首诗——

骄人好好,
劳人草草。
苍天苍天,
视彼骄人,
矜此劳人!


天之苍苍,其正色焉?

中国文化的境况

1958年,余英时先生在哈佛大学读到陈寅恪先生的《论再生缘》油印版,发出如下感慨

《论再生缘》是我第一次听到的直接来自大陆内部的声音,而发言的人则是我完全可以信任的陈寅恪。他一生与政治毫无牵涉,但就其为中国文化所化而言,则可以说是王国维以来一人而已。《论再生缘》中并无一语及于现实,然而弦外之音,清晰可闻: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正在迅速地随风逝去。

顾亭林曾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辨,用现代的话说,即是国家与文化之见的区别。我已失去国家,现在又知道即将失去文化,这是我读《论再生缘》所触发的一种最深刻的失落感。「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燕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王国维这几句词恰好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亡天下」的惶恐也牵动了「亡国」的实感。一个「无国籍之人」想要在自己的文化中安身立命似乎只是一种幻觉。


今天,许知远感慨 现在中国的学校教育:

……在四年的经验里,我的确知道,学校里没有追求科学的热情,所有学习都带有鲜明的机会主义色彩。年轻人缺乏内在的热忱,而更多的是对于外界变化环境的响应。 所有的中国人在少年与青年时代都学会了各种变通之策,他们的生存智慧足以使他们在西方世界获取生存技巧,甚至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这都难 以使得他们具有真正创造力,这需要的是不懈的热忱和内心的激情,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教育最为缺乏、从不鼓励的。


从疯狂破坏到无暇专注,中国文化的境况并没有变得多么好。对未来我们应该永远充满信心,但这不意味着,美好的未来肯定会自己到来。“胜败是一时的,文化是千秋的”(李敖引语),同样,富贵繁华是一时的,文化才是千秋的,一味的追捧富贵,追求繁华,到头来注定是一场空。

星期二, 十月 24, 2006

个人的力量

尤努斯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有关他的观点、他的做法的文章一下子多了起来。他的个人影响力,也从孟加拉扩大到更多的地方,比如,中国:

昨天,我向他质疑:在孟加拉,你在政府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促使政府落实了有利格莱珉发展的很多政策,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比如中国,我们怎么才能让政府创造良好环境呢?在中国,至今没有为小额贷款立法,也没有监管机构。今天,尤努斯马上以实践回击了那个问题。在会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高层之后,尤努斯宣布: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欢迎他到中国开一家格莱珉银行,给他执照,并且允许这个银行吸收储蓄,甚至开展保险、养老金等业务。他用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打破了中国小额贷款几十多年来的沉闷格局。


漏丹的这段话 ,其实也是尤努斯个人影响力的反射。中国政府向来知道怎么做,更欢迎人们的帮助。但是,具体到实施的层面,许多事情就不是政府一厢情愿就可以解决的。也许,这正是政府维持了“几十多年来的沉闷格局”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环境更好了,人的观念也有了进步,希望尤努斯可以借助这种形势,做出一些事——然而更多的事,责无旁贷的还是要我们自己来完成。

p.s.孟加拉的博客圈对尤努斯博士的获奖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看此文

星期日, 十月 22, 2006

Tim O"Reilly on "Getting the market to tell the truth".

Tim said:

I love the idea of "getting the market to tell the truth." Put that filter on, and you see a whole lot of things in a new light! This is a useful tool whether or not you're interested in the threat of global warming. It's a fabulous way to think about all kinds of markets. (For example, I used to argue that open source is science, not religion. We don't have to argue for particular positions or ideologies. We have to discover what is true about how software development works in the networked age. It was that discovery process that led me from Open Source to Web 2.0.)


这个观点,即是:

不要刻意去维护自己的观点,也不必去抨击或者拜伏别人的立场,而是试着去发现事情的本来面目,透过自己的执念,穿破自己累年积月形成的心智模式,才能不断的走向前方。不要去争辩事实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而是让事实展现其本来面目,至于自己正确与否,只是末端——真正重要的,是从事实出发,思考如何将事实向更好的方向推进。

星期五, 十月 20, 2006

曾颖眼中的世界

近来更新不多,这样的情况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每天的阅读还在继续。

今天,推荐一个blog,“曾颖眼中的世界”(via 覃里雯

转载曾颖一篇日志:热爱诗歌并不妨碍人好好活着

张士比亚名叫张士宾,来自川西龙门山脉青嘴山下,来成都之前是一家电厂的电工,因常用糖引诱小孩子听他念诗而被疑为神经有病,领导怕他乱拉电闸,于是趁“优化组合”的时候将他优了下来。他也没怎么言语,揣了卖工龄得来的薄薄一叠钞票和二十几本诗集便到了省城。
  
  在省城的最初几天,他挨门拜访了很久就想拜访的诗友们,和他们一起为诗歌的命运长吁短叹一回之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找门差事干干,在这里生活,口袋里的钱就像冰块放进烤箱里那般经不住折腾。
  
  在他找工作的几天里,他的额头几乎被拒绝碰出了茧疤。文凭有吗?发表过许多诗?对不起,您还是去把诗换成文凭再说吧!什么?连电脑都不懂还来应聘,吓!开什么玩笑?
  
  就在他走投无路准备到九眼桥下的一元店里做最后挣扎的时候,正碰上远房亲戚耿二爷,耿二爷是一家工地上的小包工头,他于是跟着耿二爷到了工棚里。最初,他发自内心瞧不起工棚里的民工们,觉得他们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粗人,殊不料这群粗人却是天下最好相处也是最难相处的主儿,他们信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生准则,反之亦然。于是乎,诗人很快便有了张士比亚这个绰号,粗人们说:“莎士比亚如果活着,肯定没他架子大。”
  
  诗人每天早出晚归去找工作,他坚信这又潮又热又湿的工棚决不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吃晚饭时,某一个粗人敲着锅骂“世上只有猪才吃白食”的时候,他才终于低下头来承认自己的百无一用,并主动求耿二爷给他安排活计,成为工棚里正式的一员。
  
  在工地上,除了整出一大堆笑柄之外,他几乎没干成过一件事。最令他愤怒的是,他用罐头瓶种在床头上的一株小草居然将他刺得满手起水泡。这个“引狼入室”的故事成为粗人们长笑不衰的经典笑话,每讲必笑,笑声如锯齿般消失了张士比亚对自己的最后一分信心,他决定将自己生命的句号划进府南河里。他跳河时,怀中抱着他所钟爱的所有诗集,嘴里哼着风萧兮易水寒……
  
  想不到这一跳居然还跳出了运气。打捞垃圾的船正好路过,也顺便将他打捞了起来。他和河中散乱的诗集成为第二天报纸上的一则社会新闻。他被救起时对着镜头翻白眼的照片正好被一位在报社兼差的诗友看到。诗友同病相怜,鼎力向主编举荐他。诗人于是成了报人,写新闻居然很快上路,每天玩命地奔波在新闻与新闻之间,写稿挣分在报社名列前茅,同事们开玩笑问他:你这么拼命干啥?想当名记嗦?
  
  诗人笑着回答:“我只想证明,热爱诗歌并不妨碍人好好活着……”说这话时,他一脸的真诚。

星期四, 十月 19, 2006

纪念鲁迅先生

今天,是鲁迅先生去世70年的日子(via 徐迅雷先生)。

谨此纪念: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


先生一辈的愿望,我们正在努力的实现,虽然路途艰辛。

星期一, 十月 16, 2006

New Survey on 3G

Mobile Europe:

A new survry on 3G from In-Stat based on a survey of over 1,000 mobile users, found the following:

-After years of thinking video would be the 'killer application' for 3G, existing and potential 3G customers are much more interested in high-quality mapping and navigation services,which means that 3G carriers that want to capture that market will have to expand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atible handsets.

- Current 3G users are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service, which is in marked contrast with other customers who have expressed dissatisfaction with premium applications.

- Customer awareness of 3G is not particularly strong, with over half the respondents indicating they don't know whether their carrier offers 3G.

- Almost half of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they would consider changing carriers in order to get 3G

星期日, 十月 15, 2006

手机的广告商机

10月11日,dotMobi域名进入全球公众注册期,几大域名服务商为了鼓励人们加入到注册浪潮里来,纷纷积极提供专门用于创建符合.mobi域名网站的免费工具,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网页,指导人们怎么建立简单的适合手机访问的网站,用作比如“名片”用(via 新浪科技)。

之前的优先注册期的积累,以及随后的注册大军的涌入,势必会使得Mobile Internet的网站构建进入新的,全民参与的时期。

有了规模,在手机访问的页面上做广告,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手机网络界的Google”之称的AdMob的创始人和CEO Omar Hamoui最近接受了mytreo.net网站的采访,讲述其如何运营Mobile Internet的点击付费模式。

Omar Hamoui讲述了诸如AdMob的运作原理,如何用5分钟来创建自己的手机网络广告等话题,并提到了目前已有的合作伙伴:比如社区类的Ebay和Mocospace,娱乐类的Mobile MTV,以及手机网络的门户比如Click4WAP和Techxcell;在内容搜索方面,他们则和Google有合作(更多点击这里)。

采访双方就一点达成了共识,即那些还没有手机网站的大型内容提供商是时候转移到手机平台上了。

Google什么时候转战这个市场呢?Google的进入,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相关新闻链接:Google欲分手机搜索市场 遭到运营商反对

互联网的富媒体时代

“尽管YouTube现在已经开始了其Google旗下网站的时期,非常清晰的一点是:2006年将会被视作互联网从文字世界转向富媒体世界的关键一年,而YouTube作为转变标志的地位也将确立。”


Rajesh Jain用这句话结束了其对YouTube未来的分析

对于互联网未来如何,斥巨资买下YouTube的Google也许更有发言权。如鲍尔默所言,“全球媒体公司都处于Google的威胁之中,因为Google在网络广告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可以决定其它公司能获得多少网络广告营收。”我们可以认为,Google收购YouTube是为了巩固自己在网络广告市场,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视频网络广告时代的霸主地位——否则,没理由来解释为什么Google会用自己总资产1%以上的资本来收购一个麻烦缠身又盈利模式不甚清晰的YouTube。

还有一个因素也值得考虑,那就是YouTube经营社区的能力——如keso所言,怎么把一群人集合起来形成热闹的社区和大量好的内容,向来不是Google的强项,Orkut的不温不火,Blogger的“闲置”就是明证。而在YouTube两位创始人答谢用户的视频里,他们为一个词汇感到骄傲,即User Community,哪怕最后他们自己也笑起来,因为究竟为什么在YouTube人们会这么热情,其实他们也说不清楚。但他们做到了,成为他们笑谈中“two kings”中的一个。

富媒体时代来临了,虽然这个时代的盈利模式还没有显现。有“网络女皇”之称的摩根斯坦利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如是说:“我们并不认为富媒体广告的未来主要依靠30秒广告时段,就像传统的电视媒体那样。从长期来看,广告客户和广告代理商将开发出更多创新方法,从而更高效地发挥这一媒体的优势。”

时间,和群体的智慧会给出答案的,她相信这一点。同时,为了避免瞄准了再出击难免慢上一步的尴尬,如她所指出的,Google、雅虎和eBay将从网络视频广告的迅速普及中获益最多,因为这些巨头们已经用足够多的资本来应对未知和变化。

看来,他们似乎占据了所有的先机。但未来却并不会因此单纯地被资本锁定--未来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我们永远可以引用贝佐斯多年前的那段话来鼓励自己:“现在就像史前寒武纪时的地球,万物头角峥嵘,但大变即将到来,一些巨大动物即将灭绝”。

星期六, 十月 14, 2006

生活

关于“生活”这个字眼,最流行,也是最有小资情调的,莫过于米兰.昆德拉用作书名的《生活在别处》了。不久之前,经济观察报还以此作为其增刊的主题。

可是,生活毕竟不在别处,而在当下。

今天在浏览Vox的文章时,看到xujin的文章:“生活是可以被改变的”,回忆6年前和一位同济大学博士吃饭,听他闷头来一句“网络就是生活”。

刘韧曾经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我们信仰互联网”()。文章情之切切,读之动容。自己也对互联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能够给这个古老的国家带来可喜而深刻的变化。现在看来,我们是可以稍感欣慰的。

至于互联网还会带来什么,我们不能盲目的乐观。最近读一本书,叫“思想的未来”。作者对美国目前对待互联网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忧虑,在中文版序言里,希望中国能够走好自己的路,才不至于把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和创新的机会错过。

言下之意,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不发达,就是还有机会。虽然广电总局等顽固的机构做着许多令人愤怒的事情,我们还是要把希望寄托给未来,把希望寄托给互联网,相信未来会比现在好,并且为此而努力前进。

生于报端的那些雄文

手里捧着郭沫若先生的自传《洪波曲》,听他讲述这本书的由来:

“解放前一年一九四八年寓居香港时,夏衍同志在主编《华商报》的副刊《茶亭》。在他的鼓舞和督促之下,让我把在国民党管制区的抗日战争的一段回忆写出,逐日在报上发表了。”


大家曾用“让李敖读书,我们来读李敖”,盛赞李老头子阅书无数,“读得通透,用得洒脱”。三十年前,李敖在狱中以“我为什么不看电视”为题撰文,大言自己不看电视,还引用其高中时的一位老历史学家“不看出版后还没有经过十年以上的书”的话,来鄙夷“追新闻屁”的臭毛病。“看大事记之类这些书,可以提醒人:任何轰动一时的新闻,都是过眼烟云以后的一行字,甚至一行字都轮不上。”当世之人,持此观点的当不在少数。

依我看,这实在是偏执所致。李敖天命率性,见微知著,以其学识慧敏,做到孔老夫子所谓“十世可知”不是妄言。我等若也要那么做,就是高抬自己,不知道要生出几般虚妄,几多痴狂。
况且,报端文字,慧眼所至,优劣自辨,何必懒得让历史来帮我们过滤呢?

再想一下鲁迅先生当年的口诛笔伐,有多少不是现在报纸发表?还有写作武侠专栏的金庸,经济专栏的张五常。在这里,我们算上写作抗战回忆录的郭老——用智慧的眼,谦虚的心去读吧,古今中外,专著报刊,无一不可。

不要让自己的虚妄错过了明天生于报端的雄文。

2006年10月8日 22:33于焦作火车站候车大厅

星期五, 十月 13, 2006

剑虹评论:我们的价值观

剑虹评论的个人“控制面板”页,有这么一段话:

相会,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和价值观:

·个人应当决定自己的命运。

·个人应当控制其社会和物理环境。

·行为应当在道德之光下判断。

·应当用质疑的眼光看待权威或“大人物”。

·我们应有尽可能多的选择。

·任何事物都可以也应当得以改善。

·未来应当比过去更好。


从3月左右订阅剑虹评论,常常通过邮件发现非常有价值的文章。登录次数不多,今天一点小事故登录,发现需要重新注册了。不过,有机会看到了上面的话,值得。

博客沉睡谁的错?

小捷(via DoNews):

……笔者无意去评价新浪的媒体号召力和新闻策划能力,但想提醒一句,现在已经是2006年了——距离木子美推出遗情书的2003年,已经过了3年了。难道网友真的这么愚昧,被同一种炒作手法(从本质上而言,名人博客和木子美都是下半身写作而已)吸引了三年之久吗?

  究其本质,或许大多数中国人更适合作为看客而不是Blogger。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缺乏“专栏作家”的国度。在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的言论可以借助大量地方媒体的转载,影响全国;但是,在中国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客就成了大多数国人窥探明星、名人的窗口。所以,新浪“名人博客”的崛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然而,这样的背景也势必造成了一种结果:大多数网民注册博客空间更多的仅仅是一时性起,他们更热衷的不是在博客上表达自己,而是簇拥在名人周围,疯狂地争抢沙发。这或许才是七成睡眠博客产生的根源——和中国国民特性有关,和博客网站的运营思路有关,但和博客本身的优劣又有何干系呢?

七成博客的沉睡不是博客本身的错误,而是中国国民特性和博客网站错误思路共同造成的恶果。与其毫无意义地探讨博客究竟浪费了多少网络资源,倒不如仔细思考一下博客未来的发展方向……

星期四, 十月 12, 2006

谁是微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史蒂夫·鲍尔默(via 新浪科技):

一般来说,那些在多个领域同微软竞争的公司对我们的威胁更大。事实上,大多数公司都只能在某一领域给我们带来威胁。不论哪家公司,我们都知道如何与其竞争,因此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

  开放源代码并不是一个新技术领域,它是一种新商业模式。过去三到四年里,我们通过增加产品价值成功应对了开放源代码带来的挑战。当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或竞争者,开放源代码永远不会消失,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之展开竞争。

  我们的第二个威胁来自于广告商业模式,也许有人认为它专门指Google,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一模式。很多软件用户都认为,广告模式可以降低他们的成本,我们当然不能无视这一模式的影响。我们已经采用了开放源代码商业模式,并且运转良好,我们今后也会支持广告商业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通过硬件刺激软件销售,
苹果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从某种意义上讲,iPod实际是一款软件,通过硬件销售体现了它的价值。通过与上述三种商业模式竞争,我们也可以从中获益,其中开放源代码和广告将成为我们的主要竞争动力。

李敖

大概十六岁时开始读李敖,一直读到现在。

李敖说的一句话

我生平有两大遗憾:一是,我无法找到像李敖这样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我无法坐在台下听李敖精彩的演说。


没办法,没办法啊:)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李嘉诚:内心的平静

环球企业家采访李嘉诚的文章里写到(via Google Group)

访谈时,李嘉诚做了一个手势,右手掌先呈15度角平缓的滑过,到一个点上,则一下变成50度,做攀升状。其涵义为:28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此生可以跟贫穷­说再见,接下来只是乐于工作而工作,这一做就是50年。


"我内心已有非常好的保障,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举例来讲,如果看着比尔·盖茨的财富和你自己的距离那么大,那么你永远不会快乐。­"李嘉诚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发问,李嘉诚先生一天之中,有过"这一刻云淡风轻,万物静谧"的时光吗?

现在,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对学英语的一些建议

第一,每次一想到英语,就对自己说:英语太简单了,学好英语简直是易如反掌,我是学英语的天才。

第二,用某种方法,比如抄写,来背诵单词,拼写、音标、词意、词性,从第一本英语书开始,一个不落的记住。直到自己英语好了为止——什么时候叫好,你只需要扪心自问:我的英语词汇够用了吗?如果自己的回答是够了,那就可以了,别管这个世界怎么说。

第三,读课文,读课文里的句子,读句子里的短语;学习、理解和掌握短语,掌握短语在句子里怎么起作用,掌握一个句子由什么构成,掌握一个个句子如何组成整篇文章。思考,学习,应用。

第四,适当做题。记住不会做和做错的题,从错误中学习知识,并想明白为什么会错,记住犯过的错误,不要再错。

第五,让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看英文报纸,读英文书,听英文歌,浏览英文网站,用英文思考和做笔记。

自然一点,想一下自己怎么吃饭,用同样的态度来学英语——不要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今天吃了饭,明天接着吃。

就这些。


记住,上面的话是说给中学生听的。每个使用这些建议的人都要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发展的观点辨证地看待遇到的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2006年10月3日凌晨

鸟声如林

四排参差不齐、相互推挤的杨树。

树丛南侧是尘土飞扬的焦辉路。

树丛北面是秋收后萧条苍黄的田地。

我从路的南侧走到路的北侧,穿过树丛坐在宽广的田地里。

我打算听这树丛茂密冠梢间穿梭跳跃的鸟儿们的歌声——我在路南面就听到了,这里鸟声如林。

鸟儿们才不会在意我的矫情与做作,焦辉路上匆忙来往的人们只能在经过的一刹那留意到,路边一人坐在地里提笔行文,仅此而已。

现在,我把这个太阳早已落下的秋日黄昏故事说与你听,你在想什么呢?

2006年10月5日18:14

Google的创新文化

Google的CEO埃里克·施米特(Eric Schmidt)(via 新浪科技新闻) :

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的现金储备很充足,那么我们应该把这些钱用到什么地方呢?还有一个例子是我们现在正在争论的问题: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而不只是追求数量呢?还有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我们怎么才能确信高质量的视频服务能赚到钱呢?搜索的下一个突破口在什么地方呢?对于竞争我们也存在很多疑惑:我们到底该怎么应付微软推出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呢?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问题来询问,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创新不是像我某一天早上醒来后说“我要创新”一样来的那么容易,我觉得假如你把它当作是一个问题来询问,那么你会得到一种非常不错的创新的文化。

星期一, 十月 09, 2006

茅道林:初创公司十忌

曾经担任著名创投公司Walde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Group副总裁的茅道林指出(via 创业空手道),他不会投资的公司包括以下十种:

第一,与政界高官攀亲搭故,例如有一堆与领导人合照的档案等。

第二,井底之蛙,认为自己在车库里拥有全世界最好的领先技术。

第三,谈到销售策略时,自信十足。

第四,执行长凡事都管,包括薪资、公关行销和研发等一手包,典型的“个人秀”。

第五,只要钱但不要创投公司介入经营者。

第六,认为自己没有竞争对手。

第七,守着所谓的“中国特色”,未能扩大视野。

第八,初创公司,但想做好每一件事,缺乏经营焦点者。

第九,公司执行长一直抱怨员工不好,觉得自己最好。

第十,生意不大,派头很大。

星期日, 十月 08, 2006

避风塘的早晨

避风塘,大概是我在无处可去的时候,唯一的去处吧。

昨天晚上9点一刻开往北京西的火车,人多如麻,固执而故作淡定的自己,和许多人一起被丢下,眼睁睁看着火车鸣笛而去。许多人,具体来说,可能有二十多人吧。

怎么办呢?退票,还是改签为下一班车?

改签了将近12点的那班,在火车晚点40分钟后,再次因为拥挤而没能坐上开往首都的列车。

不想回家,于是,乘出租车来到了市中心的避风塘,像五一长假那样。

现在,天已经微微亮了。夜晚过去的还算挺快,看了许多文章,试用体验了不少网站,发了一些电子邮件,酸酸的腰背——我都想要去锻炼身体呢,跑动一下,觉得那样会好一点,舒服一点。

这样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

今天晚上准备再次搭车,人流会小点了吧,不要再把我丢下了。虽然哪里都一样,可是,我真的想回去了,回到北京,这个有这么多缺点和问题,却让人眷恋的城市。

“去吧,杨,回到乱伦的怀抱里吧,

你不要莫斯科的清晨,

却选择了北京的卑劣的黄昏!”

我曾经修改曼德尔施塔姆的一段诗来和朋友开玩笑。现在,让我回到“北京的卑劣的黄昏”去吧。

星期四, 十月 05, 2006

小说明

一个小小的说明:

从2号到8号,我在焦作乡下的家,没有网络连接,blog在此期间不能更新。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停止写blog了——我可以在纸上写嘛,然后打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目前为止,我写好的有两篇:

1,“我的专业”,介绍我选择自己专业时的一些想法;
2,“对学英语的一些建议”,里面的话是说给村里两个初三的孩子听的,贴出来,也许对一些人有用,也许可以得到有益的批评。

另外,成君忆的两本书,《渔夫与管理学》和《像园丁一样管理》都写得极好。似乎卖的不好,但我的观点是:《水煮三国》是成君忆的手艺,《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是他的理论,现在的两本书,是他的思想,是精髓所在。不读后两本,前两本读之千遍也枉然,更何况,谁会读之千遍呢?不用读之千遍,用心读后两本就够了。

这篇blog写在网吧里,糟糕的键盘让我的手快罢工了,就此打住。

星期日, 十月 01, 2006

我们的节日

节日

keso规律地每日一博,上次有过纪念Blogger的生日,今天凌晨,他引用梁宁的话深沉一叹:我爱我的国家。

除了在个别时候,我总是更习惯把自己最深沉的感情潜藏起来。比如,对父母,对祖国。我始终不能习惯在那些舶来的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向爸妈送出礼节性的祝福。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我被自己的漫不经心落在了伟大祖国的首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共同欢度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12:55的火车被自己误掉,只好改乘明天那班。

坐在开往东单的公车上,除了脑子里,身边倒没有节日的气氛,一对情侣还在疑惑为什么西客站旁的建筑这么破旧。我也看到了,红色的一排楼,拆了一半丢了下来。也许工人也在过黄金周吧,我后来这么想到。

也许,在路过天安门的时候,会同时路过一场繁华和热闹吧。

观点

“你知不知道,如果没有民工兄弟,西客站将是一个多么现代化的火车站啊!”一个朋友在和我争论奥运期间是否应该让百万民工回乡时,这么说道。

在农民工问题上,我总是想到樊纲2年前来我们学校讲座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你不能自己进入了消费社会,却拒绝后来者的进入。

天安门

我在天安门西提前下了车,拖着我的行李箱。从西单一带开始,人群陡然浮现,越靠近广场越拥堵。

我从人民大会堂西路南下,一直走到一家兰州拉面馆,填报了自己的肚子才安生的上路,向广场前进。

这是一个集市一样的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更多的是穿着一点不时尚和潮流的人们,焦躁却缓慢而欢喜的行进,拍照,一元一支的小国旗,我也买了一个插在自己的旅行包上。

我走走停停,满心欢喜地环顾着周围的人们。一种莫名的好奇心让我的眼睛不断的看着,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发现,但天知道,我看到的,人们都看得到。酒足饭饱和人民大众游天安门,真是爽极的一件事啊。

当我在广场西侧看到那座大型的园林雕塑后,我拿出纸笔,停在人流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这个国家如果能够再给每个人以希望,她就必定会成为最伟大、最幸福的国家!”

不合时宜的悲伤

我慢悠悠的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上逛来逛去,像是在参加一场游园会;避开拥挤的人群,抬头看极力向上涌的喷泉水柱,偶尔偷看美丽的姑娘,看着穿着民族服饰的庆祝者微微笑,还有那五个有点傻气但的确可爱的福娃——我想起朋友说的话:我们之所以推出五个而不像别的国家一个两个,是因为五个卖起来更赚钱嘛,哈哈哈哈哈。人山人海,人山人海,人山人海!

就在走近长安大街的时候,一个突然的想法冒了出来: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现在的人们有多少还能留在这个地方,又有多少人到时候得带上一个县级证明才能到自己国家的首都来看一眼!

心突然酸了起来,眼睛潮了三秒钟。

这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悲伤,不是吗?

结束

我没等到6点的降旗,拖着箱子步行去了王府井,在教堂前做了很久;然后向北,希望找到一家中国书店;我找到了“商务印书馆”的书店,原来这里就是闻名已久的“涵芬楼书店”;我买了成君忆的新书,出门继续向北,到了隆福寺街。稍作逗留,吃了点东西,乘着公车回学校了。

这个节日就这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