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月 12, 2007

注定成不了大器的豆瓣

这是一个哗众取宠的题目。

但是,除非豆瓣来一次大换血,经历一次“整风运动”,否则,豆瓣之成不了大器,就是即将到来的事实。

当Google茁壮成长但不够强大的时候,有人已经觉察到了“威胁”。这时候,有人站出来“开导”他们,说“Google is not the enemy”,Google 可以给你免费带来流量,而且你只要有真本事并遵守Google订的规矩,好日子就还在后面呢。

当Google 长成了,行业大哥大的地位确立了,还有人“勇敢地”要和Google拼一把。这时候,明白人看着心疼,于是也站出来开导,说:“Google is not your competition, Google is the environment.想明白啊,在1950年-1980年之间,你和IBM对着干能行吗?1984-1998,找微软拼命,也是找死嘛。而现在,现在的天下是Google的,围绕Google已经孕育出一个互联网生态系统,多少人的真金白银联着Google,那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形势比人强,玩儿点别的去吧。

现在我们说豆瓣。

今天收到一封豆邮,有“垃圾邮件”的性质,推荐我一个叫做“缤豆”的网站——
缤纷多彩的“缤”,豆瓣的“豆”。(叉开一句,豆邮的黑名单功能推出也够慢的)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寄生于豆瓣的网站,虽然他们主站点的“关于缤豆”对豆瓣只字未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网站?

两个原因:一,豆瓣的出现,挖掘出了很多潜在的需求,其他人看到了;二,豆瓣发掘出来的需求,豆瓣自己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所以其他人看到了可乘之机,甚至借助豆瓣本身的平台进行推广。

这让我想到方兴东——他引入“博客”这个概念,创建“博客中国”还拉到一大笔投资,几年下来却在BSP(博客服务提供商)涌起的大潮中淹没了下去,像新浪邮箱一样,成为互联网圈子里的“典型”。

豆瓣的前途如何呢?

堪忧啊堪忧,理由有三:

其一,网站方向不明晰。起于书影视歌,却不能深耕需求;长于聚集人群,却近乌合之众;乱于旅游“九点”“广播”,却不知舍弃、不善整合。
其二,团队弱。从开始杨勃一个人到现在的一队人,网站的架构和功能始终没有显著的改进。很多需求,网站都满足不了。
其三,氛围热烈的不对头。网站上热闹的是小组,最热闹的是灌水、聚人气的小组,和网站的核心产品——书影视歌相差甚远。

具体的问题,很多人已经分析的够多了,比如无线娱乐的“当上豆瓣不再时髦”。

以一棵树做比,方向是树根,团队及其构架的网站是树干,成员氛围是枝叶和果子。

每次谈论豆瓣,我都喜欢拿Google做类比,虽然他们规模、影响等还不是一个层次。但事在人为,Facebook在推出F8平台计划之前,也不过是校园里的Myspace,但在自我定位成“社会操作系统”之后,人气和前景就直逼Google了。据说,Google不久后要召开会议,讨论所谓“Facebook问题”。微软抛出橄榄枝Myspace要跟进,这些都是对Facebook的直接赞美。

但目前的豆瓣变成“博客中国”的可能性更大——根不正,树干弱而钝,枝叶繁杂、果子青涩。

更糟糕的是:一,豆瓣融到了钱,作为成长的肥料——如果根本错了,长得快死得快;二,豆瓣现在已经从与网络商店的图书销售分成中获得了收入,不多,但,有肉吃了,于是生存压力不紧迫了,“死士”就少了,改进的动力也就弱了。

不是说必须有外力逼着你,成功才有可能。最根本的力量还是源于内心,但外无强敌,内无锐意进取之心,则必不成器。

试问豆瓣有锐意进取之心吗?进取心嘛,矫枉过正一下,杨勃倒可以学学陈一舟

豆瓣照现在这么长下去,若杨勃不固执,前路一为被收购进而整合,一为死一次,如果像凤凰一样涅磐重生,则皆大欢喜,真的死翘翘了,历史前进的大车依然滚滚向前,很快于枯枝腐叶下会更挺拔的玉树萌芽。

如果杨勃固执,一则不买,二则不该,那我们只能可惜地说一句:Douban is dead.

另外,不要认为我对豆瓣有什么大大的偏见。大偏见是绝对没有的,有的只是对于杨勃微不足道的小偏见,比如我认为“阿北”这个名号很糟糕,以及不敢苟同他在新华网访谈时的一些观点(和豆瓣无关)。
我针对豆瓣说这么多,是因为豆瓣确实给我们创造了价值,解决了很多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些乐趣。但,我们要思进取、谋发展、力创新啊!

年少轻狂,加之人微言轻,且当比特一堆吧。

参考阅读:豆瓣要想清楚打算干嘛

同步发表于Live Spaces:FCme,无法直接访问blogspot的读者可点击访问。

没有评论: